教育部:体育、艺术成为必修主科!最新课程标准发布!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和在职教师来说,新课标将影响着今后的考试命题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这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和“艺术”课占总课比例的9%-11%,超越外语(6%-8%)和理化生、科学(8%-10%),成为小、初阶段第三、四大主科。同时,也使得体育和艺术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必修主科。
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普通小学在校学生规模约1.07亿人,初中在校学生规模约5018.40万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规模约4805.20万人。
据了解,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每10年修订一次,而此次教育部门针对旧版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小学及初级中学体育课和艺术课的权重。

《课程标准2022》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根据新课标的定义,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跑(如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等)、跳(如跳高、跳远等)、投掷(如推铅球、掷实心球、掷垒球等)三类;
体操类运动项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巧与器械体操(如支撑跳跃、技巧运动、低单杠运动等),另一类是艺术性体操(如韵律操、健美操等);
水上运动项目可分为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
冰雪运动项目可分为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冰球等;
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武术类运动项目(如长拳、形意拳、八卦掌、中国式摔跤、太极拳、射箭、射弩等)和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如舞龙、舞狮、摇旱船、跳竹竿、赛龙舟、荡秋千、抢花炮、珍珠球、毽球、墩球等);
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生存探险类项目(如定向运动、野外生存、远足、登山、攀岩等)和时尚运动类项目(如花样跳绳、滑板、极限飞盘、跆拳道、独轮车、小轮车、飞镖等)。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是这样要求的:分学段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至七年级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在学生一至二年级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唱、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对音乐有基本的兴趣和了解;
三至五年级,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艺术表演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展现学生个性,并且要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音乐;
六至七年级,在艺术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并通过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八至九年级,通过多年的音乐学习,让学生能良好地把握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拥有能创编音乐短作品的能力,对生活中、社会上的音乐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